详细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的条件
1、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有利和不利因素。
2、研究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
4、预测工程修建后可能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人为地质灾害。
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征,提出岩土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6、对重点或高难度岩土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进行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和监测应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确定必要的项目,在使用期内继续进行。
现场检验包括施工阶段对前期勘察成果验证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期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岩土工程的发展,从人类有历史就开始了。人类发展史可以说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史,岩土工程的发展便伴随其中。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自人类为抵御野兽和躲避恶劣气候改造地球岩石圈表面开始。该阶段人类在摸索中积累经验,只能用经验性结论来建设工程。两次工业革命后,纯粹的体力劳动转型为机械或局部机械化劳动,与此同时人们对交通的建设需要也使工程人员积累更多实际经验。交通领域对港口与码头等设施建造的与经济需求,也促使岩土工程向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即岩土工程理论开始发展和完善,标志性事件为1925年Terzaghi发表《土力学》名著,土力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力学、数学和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不断进步以及世界总体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推动下,岩土工程逐步形成学科框架,在“数“与“质”上都取得重大进展。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后各种新兴技术产业快速兴起,如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航天技术等等。尤其现在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工智能和5G为首,量子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可能引领新的一轮工业革命,未来岩土工程将沿着”绿色可持续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进一步突破。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对场地进行勘察,可以给整个工程流程提供十分重要的参数和建议,因此十分重要。
3.2岩土工程勘察的必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整个岩土工程工作的重要“基石”工作。若勘察工作没有完成到底,外部结构再优质,一旦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暴露出来,整个建筑和周边环境都会遭受影响,甚至严重破坏。
例如某位于海滨城的工厂在建设时,因为厂址的周边工程地质甚为理想,为非地震区,岩层厚,岩体稳定,且工程地质图上很少见到不良地质现象,所以没有完全到底地完成厂址工程勘察工作,仅满足于摸清覆盖层土质,了解基岩面埋置深度。但事实上,滨海、地谷地区正是地质构造发育的地段。由于覆盖层的掩蔽,加以初勘阶段的不完成到底,可能难以察觉地质缺陷。但在场地平整过程中,甚至在基坑开挖后,整个岩体暴露无遗,出现走向错综、倾角陡峻、节理发育、碎裂严重的接触断裂带清晰轮廓,以及方解石填充的大裂隙和溶洞。终导致该厂址只能向北移动以避开不良地质,造成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经济的浪费。